全部 仅显示有全文权限
学科
农学 (49)
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7)
生物学 (2)
民族学与文化学 (2)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2)
管理学 (1)
图书类型
专著 (44)
教育-大学 (5)
出版时间
2024 (3)
2023 (2)
2022 (2)
2021 (2)
2020 (2)
2019 (3)
2018 (1)
2017 (2)
2015 (2)
2014 (4)
2013 (3)
2012 (4)
2011 (1)
2010 (1)
2009 (1)
2008 (1)
2007 (1)
2004 (1)
2003 (1)
2002 (1)
2001 (1)
1998 (1)
1997 (1)
1996 (1)
1988 (1)
1987 (1)
1986 (2)
1983 (1)
1974 (1)
1971 (1)
共计:49种图书 , 显示 1到10
导出 荐购: 全选 | 自选
作者: 赖毅,严火其
ISBN: 978703044140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
简介: 本书从彝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出发,以史诗和文化研究为基础,挖掘了彝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相关的三大核心观念,在此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其传统农业生产中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方法与技术。根据文化传承的特点以及彝族传统知识产生和应用的地方性与语境性,将彝族传统
作者: 牛德水主编
ISBN: 7030062515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7-11
简介:
作者: 阎隆飞,吴显荣主编
ISBN: 13031314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86-04
简介: 本文集是由“农业生物化学学术会议”的综述性文章组成,共11篇。主要内容有植物抗性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植物的基因工程、鱼类生化、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固氮、糖蛋白与农业、DNA重组与叶绿体遗传工程、体液中酶活性的测定与兽医临床诊断、氨基酸分解代谢等。本书可供农业生物化学的
作者: 马爱慧
ISBN: 978703043676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3
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实践、耕地生态补偿内涵与理论基础、跨区域耕地生态补偿及空间效益转移测度等。
作者: 刘旭,游承俐,戴陆园主编
ISBN: 978703042073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1
简介: 本书阐述了农业传统知识与农业生物资源之间的关系,指出散落于民间的农业传统知识是一种正在消失的宝贵资源,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的存在包含着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和两者共同的作用,其中民族传统文化即民族传统习俗是其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少数民族对农业生物资源利用的事实,说明民族传统知识体系是
作者: 王义祥,翁伯琦,邢世和等著
ISBN: 978703039977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4
简介: 本书主要总结亚热带果园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重点介绍经营年限、垦殖方式、施肥管理、生草覆盖等果园经营管理措施对果园生态系统碳吸存能力的影响,评估了不同经营管理下果园土壤的固碳潜力,并提出了提高亚热带果园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建议措施。
作者: 刘旭,郑殿升,黄兴奇主编
ISBN: 978703038408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9
简介: 本书分为9章,第1章为概述;第2-8章分别介绍了云南及周边地区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经济作物及其他植物、药用植物、食用蕈菌类和畜禽资源的调查结果;第9章介绍了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数据库的建立、内容和现代信息网络开放共享。
作者: 戴陆园,刘旭,黄兴奇主编
ISBN: 978703035981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2
简介: 本书以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为主线,以民族农业生物资源和传统知识为对象,在访谈和实地调查、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及其农业生物资源的概况,以及各民族主要居住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主要农事活动、生产习俗和管理利用农业生物资源的方法,阐述了各特有少数民族所拥
作者: 王松良[等]编著
ISBN: 978703032999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1
简介: 本书紧紧围绕“农业是把太阳光转变成人们健康、幸福生活的科学、艺术、政治学和社会学”这一对“农业”的新理解,把“农业生态学”定义为农学与生态学联姻的学科和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应用科学。介绍了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内涵、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过程及其人为问题、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
作者: 胡兵辉,廖允成著
ISBN: 978703029245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10
简介: 本书以毛乌素沙地偏农区的榆阳区与偏牧区的乌审旗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原理与机制、耦合环境、耦合效应及耦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跳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