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仅显示有全文权限
学科
机械工程 (13)
动力与电气工程 (3)
力学 (1)
土木建筑工程 (1)
图书类型
专著 (13)
教育-大学 (1)
出版时间
2023 (3)
2022 (2)
2018 (1)
2017 (1)
2015 (1)
2012 (1)
2011 (1)
2009 (1)
2006 (1)
2004 (1)
2000 (1)
共计:14种图书 , 显示 1到10
导出 荐购: 全选 | 自选
作者: 吴昭同,杨世锡等著
ISBN: 978703032645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1
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时频分析、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机械源盲分离、基于时序模型盲识别的时序谱分析及其故障特征提取等新的信号处理方法与应用等。
作者: 徐小力,王红军著
ISBN: 978703030399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3
简介: 本书面向大型旋转机械的安全运行,特别针对其长历程、变工况、非平稳状态,着重阐述了大型旋转机械运行状态趋势预测技术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对所提出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并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工程应用实例。
作者: 罗跃纲著
ISBN: 9787030257925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10
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旋转机械转子系统故障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单一和耦合故障的转子-轴承系统的复杂非线性运动特性和故障特征,耦合故障的相互作用机理、影响规律和主次关系,单一和耦合故障及工作转速对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诊断技术,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设计
作者: 闻邦椿等著
ISBN: 703013565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08
简介: 本书着重研究了故障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并讨论围绕这些故障所进行的大量试验,研究了单一故障和耦合故障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故障发生与发展的慢变与突变过程的理论和某些故障的可靠性理论等。
作者: 黄文虎等著
ISBN: 978703017567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12
简介: 本书介绍了有关非线性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和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高维非线性系统的降维问题,阐述了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计算和分析方法、非线性转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及其分析和计算方法。
作者: 陈敢泽编著
ISBN: 7030073665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0-05
简介: 本书以起重机现代化管理为依据,以探讨起重机独立的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管理模式、实现规范化管理为目的,针对目前的管理现状,具体介绍了起重机寿命周期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起重机的分类性质、特点、用途、选型、运输、安装、使用、保养、修理、技术、故障、备件、组织及经济管理等。
作者: 罗忠,刘永泉,王德友,韩清凯著
ISBN: 978703045928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0
简介: 本书以航空发动机典型结构的动力学相似试验模型为典型研究对象,介绍了旋转机械的板壳结构及转子-支承系统动力学理论、相似试验模型设计与修正,以及模型结构简化方法等方面的系列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 主要内容包括:薄壁板壳结构及复杂板壳结构的基本理论介绍,包含不同边界条件下板壳固有频率、
作者: 张大鹏,王宴平 著
ISBN: 978703049618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3
简介:   本书从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检验检测出发,系统叙述了桥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静刚度的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动向及趋势,着重论述了起重机主梁挠度的预测方法、理论依据及关键技术,其中包括作者及其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本书内容系统、方法新颖、理论推导严谨、实验验证有效。全书分
作者: 任国全等 著
ISBN: 978703058229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0
简介: 本书主要阐述旋转机械非平稳故障诊断的原理、技术、方法及应用,内容包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齿轮箱动力学建模及变速变载动力学特性分析、机械故障诊断测试与试验因素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分析、旋转机械变速变载工况阶次分析诊断原理与非线性拟合阶次分析法、非平稳振动信号降噪方法、非平稳振
作者: 李博 著
ISBN: 9787030724595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6
简介: 本书基于离散元仿真技术和试验对刮板输送机运载系统的力学效应、磨损和耐磨策略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构建了煤颗粒的离散元模型和刮板输送机运载系统的刚散耦合模型,着重探索了刮板输送机运载系统的受力特征及磨损效应,包括煤散料的分布特征、散料压缩力的分布特征、煤散料对主要部件的载荷特征以
跳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