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仅显示有全文权限
学科
生物学 (12)
图书类型
专著 (11)
科普 (1)
出版时间
2021 (1)
2020 (10)
2019 (1)
共计:12种图书 , 显示 1到10
导出 荐购: 全选 | 自选
作者: 李宏,王拥军编著
ISBN: 9787030622075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9
简介: 《大数据时代的生物技术和农业》主要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生物技术和农业即将发生的变革。前3章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大量数据对医学和药物设计带来的推动力量,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对于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药物开发的影响;第4章介绍了大数据引发的农业技术变革,包括作物
作者: 戴铁军 著
ISBN: 9787030638557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3
简介: 本书采用逐级递进的结构体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系统地介绍了物质代谢的内涵、特点、意义;第二部分包括第2~6章,重点介绍了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工业尺度、企业尺度和生产流程的物质代谢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7章和第8章,重点分析包装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物质代谢;第四部分为
作者: 伊国胜等 著
ISBN: 978703064574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5
简介: 无创式脑调制(noninvasive brain modulation,NBM)是一种采用电场或磁场调节神经系统活动的技术,已成为诊断、康复和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一个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研究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常用工具。本书以作者多年来相关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NBM技术与神经计算领域
作者: 中国科学院“深部地下生物圈”项目组 著
ISBN: 978703062253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6
简介: 深部地下生物圈(深地生物圈)代表着地球深部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对深地生物圈的研究将提高我们对地球生命-环境-资源相互作用的认识,对生命起源及火星等外星体的生命探索也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科技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书首先对深地生物圈基本概念和特征、研究现状、
作者: 李莉 主编
ISBN: 978703065243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6
简介: 本书共分十章,总结了肥大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相关内容。第一章至第三章以较大篇幅重点介绍了肥大细胞的基础知识:从肥大细胞的起源、分化、发育到自噬与凋亡的生命过程,肥大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分类,胞内颗粒的生化性质,膜分子及肥大细胞胞外囊泡和肥大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生理学特
作者: 黄学林,李筱菊 编著
ISBN: 978703066093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0
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植物离体发育及其调控的内容,全书分为9章。第1章介绍组织培养与植物离体发育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及相关的术语,以便读者对本领域有个大概的了解。第2章介绍拟南芥各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形成及其分子机制,以及其他植物的愈伤组织形成及其调控。第3章和第4章分别论述离体器官发生的再生
作者: 张晓龙,林晓丽,胡静 著
ISBN: 978703050326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0
简介: 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智能计算方法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的支撑技术。本书系统地阐述目前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主要研究内容,介绍其背景、相关数据、主要计算方法以及软件工具资源。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三维空间折叠结构预测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热点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热区预测,以及靶点
作者: 杨静 著
ISBN: 9787030664747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1
简介: 本书围绕DNA计算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结合新型DNA计算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构建了大规模图顶点着色计算模型、基于环形DNA分子的最大团问题计算模型,并予以实验验证。同时,利用多种纳米技术,如链置换及自组装技术,并结合金颗粒、DNA核酶等纳米材料,构建了多种DNA分子逻辑电
作者: 吕永钢 著
ISBN: 978703067612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2
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细胞与基质相互作用中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而深入讨论和剖析了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以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接着讨论了微环境中各类因素对细胞与基质相互作用的影响,最后特别评述了细胞与基质相互作用在韧带、皮肤、神经、骨、半月板和椎间盘修复以及创伤愈合
作者: 熊华斌 著
ISBN: 978703067856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3
简介: 虾青素是自然界发现的已知最强的抗氧化剂,在多个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书在对虾青素的来源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功能、规模化培养、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虾青素的利用现状对虾青素的开发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读者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虾青素的来源和功能提供参考,也为科研人
跳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