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仅显示有全文权限
学科
语言学 (10)
计算机科学技术 (1)
教育学 (1)
图书类型
专著 (8)
参考工具书 (1)
教育-大学 (1)
出版时间
2022 (1)
2018 (1)
2017 (2)
2016 (1)
2014 (2)
2013 (1)
2010 (1)
1997 (1)
共计:10种图书 , 显示 1到10
导出 荐购: 全选 | 自选
作者: 李清华,王伟强,张放著
ISBN: 978703039664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2
简介: 本书分形成性评估的理论、形成性评估的实践、形成性评估的实证研究、形成性评估的现状与未来4章,阐述了形成性评估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特别是ESL/EFL领域的形成性评估的实践,分别从量的研究方法和质的研究方法入手,讨论形成性评估的研究方法,从全球和中国两个视角讨论形成性
作者: 王敏著
ISBN: 978703036845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3
简介: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究第二语言产出中的结构启动现象,以期揭示出制约第二语言结构启动效应的影响因素以及结构启动对中国学生习得第二语言语法构式的潜在促进作用。其次,我们也力图从基于使用语言习得理论的视角对结构启动进行重新审视,建立起两个研究领域的接口,并以结构启动为工具对基于使用语
作者: 清华大学外语系多语词书编写组编
ISBN: 703005078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7-02
简介: 本书是一部适合国际交往用的多国语会话手册。它题材广泛,侧重科贸,简明实用,查询方便。
本手册按交际功能分列话题上百个,汇集一般社交、科技交流、外贸洽谈方面常用语句数千条,每一词条均以汉、英、俄、法、德、日语次序对照编排,有助于使用者在国际交往中操用多种外语从容应对
作者: 李航
ISBN: 978703049055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6
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深入地考察了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的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从多维视角阐释了师生意义协商互动的内涵、功能与结构,在文献梳理、课堂现状调查、理论分析及师生意义协商系统解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外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互动优化的保障举措,包括创设支持性师生课堂
作者: 何家蓉,李桂山等著
ISBN: 978703028998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09
简介: 本书通过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在长期的教学科研过程中,总结出的国际教育合作创新模式和双语教学策略,从管理系统、师资培养、双语教育、双语教学模式等诸多层面入手进行了研究。
作者: 王永庆著
ISBN: 9787030393845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2
简介: 本书阐述了不同形式的计算机化语言测试,从母语者语料库和学习者语料库两个方面来介绍语料库在计算机化语言测试中的具体应用,讨论了计算机技术和语料库在语言测试中的综合应用,并提供了计算机技术和语料库在语言测试中的综合应用实例。
作者: 钟铃,陈修文,岳喜凤 著
ISBN: 978703051534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1
简介: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自2014年在全国各个教育层面成功试行以来,受到了许多迫切需要教学改革的教师的青睐。本书将分别从事第二外语日语辅修课、法语辅修课及日语专业课教学的高校教师不断探索求新得来的珍贵经验汇集于此,通过对第二外语的学科特点及现状的分析,剖析了使用对分教学模式的必然性,并以
作者: 王启龙,孙坚 主编
ISBN: 978703056924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3
简介: 本文集收集了涉及公共外语教学的各个层面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有信息化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研究、泛在教育时代的大学外语教学、卓越人才培养与外语教学、国际化与外语教学等研究方面,集中体现了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的改革和研究成果。
作者: 陈友勋,张海容 主编
ISBN: 978703054797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1
简介: 本书针对外语教学中的主干课程提供了完整的课件体系,讲解了每种课件的设计思路、技术难点,并具体介绍其特色功能和操作方法,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课件制作的简洁、灵活和功能的强大,每种课件都力争实现界面直观、操作灵活,既易于维护又便于扩展。本书中,课件界面的制作采取流行的网页框架
作者: 李丹 著
ISBN: 978703071693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
简介: 本书是国内并不多见的同时囊括多个非洲国家的语言政策与规划专题研究,在后殖民非洲国家的复杂语境中展开多元、立体的考察与反思,具有鲜明独特的问题意识。本书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对象国的语言教育状况及语言教育政策和语言冲突的辩证关系,揭示后殖民国家中前
跳至

返回顶部